正念是什麼?
正念(Mindfulness)是有意識地覺察當下的每分每秒,關注、聚焦,並把意識放在此時此刻。
正念是活在每一個當下,注意自己的內在和外在正發生什麼,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看法,不帶條件和預先設想,只是柔軟地、無條件地,泰然接受一切發生。那是一種心靈上的平靜與沉著。
心理治療師克里斯.梅斯(Chris Mace)在《正念與心理健康》(Mindfulness and Mental Health)一書中,曾對正念一詞做出簡明有力的說明:
正念是時刻保持覺察的態度──正念覺察是接納一切,沒有排除心。所有的感受、想法和感覺,都只需要如其所是地去經歷。微妙的是,正念覺察實際上意味著心中無「念」。
即便腦袋的想法喋喋不休,也不需要給予特別的關注。當人們不再像平常那樣不自覺去限制自己的覺知,便能察覺萬物如是的本質。
正念是一種內觀
正念也是一種內觀(insight meditation),這樣的概念從佛教思想衍生而來,在1970年代傳入西方。
雖然正念有著深厚的佛學根源,但實際進行的方式相當簡單,因此即便在與宗教無關的個別情境當中,也能幫助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:幫助每一個人在自己日常生活的節奏中保持覺察,專注於當下。正念也成功被運用在醫療院所中,達到紓解憂鬱、焦慮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、壓力與壓力相關症狀等效果。因此正念經常是人們推崇的自我支持技巧,也曾被列為慢性疼痛管理的建議方式之一。
當代佛教內觀大師德寶法師(BhanteHenepola Gunaratana)在他闡述正念的大量著作當中,曾經提到,並不是只有佛教徒才能受益於正念:
所以,正念究竟需要多少信仰的成分?你需要皈依為佛教徒嗎?你需要放棄從小投入的信仰傳統,或深植心中的理想典範嗎?你需要把大腦推論的一切,或你對這世界的理解都丟到一旁嗎?
當然不是。你可以留下現在在你身上的所有參照框架,只去接受自己準備好接受的。一次一點點,只接受那些你真正覺得對自己有益的部分。不過,你確實需要某種程度的信仰。
這樣的信仰就像是讀一本很棒的小說,或做一個科學實驗所抱持的信念一樣,也就是:你需要「願意暫且不懷疑」⋯⋯所謂信仰,它的本質不過是願意暫且接受某個自己尚未驗證、核實的事物。
正念(或有意識的)覺察練習,以及深度專注靜心,是正念練習的兩種方式。
文章來源:正念芳療:英國IFA前教育主席教你用精油協助靜心冥想,全身放鬆,一夜好眠!
作者: 海瑟.唐恩.高芙瑞 / 出版社:大樹林
購書這邊:https://www.taaze.tw/apredir.html?125334365/https://www.taaze.tw/products/11100885822.html?
Main Photo / Eternal Happin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