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育吠陀是在印度本土廣泛應用的完整醫學體系。阿育吠陀是梵文,意思是生命科學。Ayu 的意思是「生命」或「日常生活」,Veda 的意思是「知道」。阿育吠陀最初記載於《吠陀經》,它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著作。在印度,這個治療體系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了五千多年。
阿育吠陀的歷史與哲學
阿育吠陀不僅包括科學,也包括信仰和哲學。我們使用「信仰」來表述,是為了形成一種信任和有規則的狀態,以便讓認知的大門向生命的全部可能性敞開。阿育吠陀認為整個生命旅程都是神聖的。「哲學」是指對真理的熱愛。在阿育吠陀中,實相(truth)就是臨在,是純粹的存在,是所有生命的源頭。阿育吠陀是實相的科學,是實相在生活中的呈現。
所有阿育吠陀的著作都基於數論哲學(Samkhya)的創世論。(數論的詞根來自於兩個梵文詞:sat〔真理〕和khya〔去認知〕)。讀者要盡可能對數論哲學培養開放的思想和心態,因為它與阿育吠陀有著密切的關聯。
古代的開悟者、聖哲或先知,透過宗教實踐和戒律,發現了實相。經由深度的冥想,他們將實相呈現在日常生活中。阿育吠陀是關於日常生活的科學,是基於聖哲對創世理解的知識體系,是聖哲從實踐、哲學和宗教啟迪中發展而來的。
在人與宇宙的密切關係中,他們覺察到宇宙能量是如何顯化在一切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中。他們同樣領悟到,萬物的存在都源自宇宙意識,它顯化為男性能量希瓦(Shiva)和女性能量沙克蒂(Shakti,又譯夏克提)。
數論哲學創世論的認知者聖哲迦毗羅(Kapila),發現了二十四個宇宙要素或宇宙元素。其中,普茹克瑞提(Prakruti,又譯普拉克瑞提)或創造力(creativity),是最基礎的。
普茹夏(Purusha)是男性能量,而普茹克瑞提是女性能量。普茹夏是無相無形的、無色的,也是超越屬性的,在宇宙的顯化中沒有任何主動的參與。這種能量是無選擇的、被動的覺照。
普茹克瑞提是有形態(form)、顏色和屬性的:它是有選擇的意識。它是神性的願力(Divine Will),它是那個渴望從一演化到多的。宇宙是從普茹克瑞提這位聖母子宮中孕育而出的孩子。
普茹克瑞提在宇宙中創造了萬物,而普茹夏則是創造的見證者。普茹克瑞提是最初始的物質能量,構成了萬物,即演化中的宇宙,它包含三種屬性(gunas,又譯質性)。
三種屬性是:悅性(satva/ essence,本質)、變性(rajas/ movement,又譯動性)和惰性(tamas/ inertia)。這三種屬性是所有存在的基礎。它們在普茹克瑞提中保持平衡。當這種平衡被干擾,屬性之間就會互動,進而引起宇宙的演化。
普茹克瑞提最先演化出的是宇宙智慧,從宇宙智慧中,自我意識(Ahamkar)形成了。然後自我意識演化為五大感覺(tanmatras)和五大行動器官,在悅性的幫助下,創造了感官世界(organic univers)。在惰性的幫助下,同樣的自我意識進一步演化為五大基本元素(bhutas),創造了非感官世界(inorganic univers)。
變性是人體中最活躍的生命力,它將宇宙中的感官世界和非感官世界,分別移動到悅性和惰性中。所以,悅性和惰性是不動的、潛在的能量,需要變性的活躍動力來產生移動。悅性是進行創造的潛能(Brahma);變性是活躍的、活動的,是保護力(Vishnu);惰性是潛在的毀壞力(Mahesha)。創造、保護和毀壞是第一個宇宙無聲之聲AUM 的三種表現形式,這三者在宇宙中持續的運作。附圖說明了宇宙的這種演化。
阿育吠陀與人體潛能
阿育吠陀告訴我們,人體就像小宇宙,宇宙就在人體內,人類是宏觀宇宙力量之子,個體的存在與宇宙的整體顯現無法分割。阿育吠陀從整體的角度看待健康與疾病,涵括了個體靈魂與宇宙靈魂、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、能量與物質之間的內在聯繫。
依據阿育吠陀的觀點,每個人都有四種生理和靈性本能:信仰、財務、生育繁衍和追求自由的本能。平衡的健康是實現這些本能的基石。阿育吠陀幫助健康的人保持健康,幫助病患恢復健康。它是揭示醫療終極奧祕基本原理的生命科學,是所有醫術之母。阿育吠陀的實踐旨在促進人類的幸福、健康和使人自我完善。
學習阿育吠陀,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實用的自我療癒知識。透過使體內的所有能量保持恰當平衡,身體的退化情況和疾病的產生會顯著減少。「自我修復療癒的能力」這個理念,是阿育吠陀的基石。
阿育吠陀、瑜伽和密法
阿育吠陀、瑜伽和密法(Tantra)是在印度實踐了幾千年的古代生命法則。在《吠陀經》(Vedas)和《奧義書》(Upanishads)中都曾提到這些法則。瑜伽是與神性合一、與實相合一的科學,密法是控制能量的最直接方法,進而達到與實相最終的合一;阿育吠陀是認知生命的科學。
這三者的目的是幫助每個人獲得長壽、恢復活力及自我覺悟。
修練瑜伽和密法的目的是解脫,但只有少數自律的人能夠透過修練達到這個終極目標。不過,任何人都能成功地透過阿育吠陀實現健康和長壽。
在個人的靈性成長層面,阿育吠陀是基石,瑜伽是軀幹,密法是頭部。如果要經歷瑜伽和密法的修練,按照順序必須先要瞭解阿育吠陀。因此,阿育吠陀、瑜伽和密法形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生命三位一體。它們的習練彼此間不是孤立存在的。身體、心(mind)和靈性(consiciousness) 的健康,都取決於日常生活中這三者(阿育吠陀、瑜伽、密法)的知識和實踐。
本文摘自 《阿育吠陀原理:自我修復的科學》
作者:維桑特.賴德(Vasant Lad) /出版:橡實文化
Main Photo/ Michel Pa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