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無法隨心所欲地完全掌控人生,如果無視於這個事實,一切作為都是徒勞無功。正因為勉強自己去控制人生,才會造成自身的痛苦。
悉達多在菩提樹下獲得覺悟,覺悟後成為佛陀,並第一次向人宣說佛法,稱為「初轉法輪」。如同字面上的意思,初轉法輪就是「初次旋轉法輪」之意。
佛陀在初轉法輪宣說的內容中提到:「生為苦(dukkha),老為苦,病為苦,死為苦。與相愛之人離別為苦,遇到憎恨之人為苦,所求無法實現為苦,執著於五蘊(身體、感覺、概念、意志、認知)為苦。」
佛教術語的dukkha為巴利語,是「苦」的意思,包含痛苦或煩惱的層面,但其衍生的含意,比單指痛苦更為廣泛。
依照我的解釋,dukkha包含痛苦、快樂、悲傷、憤怒等各種情緒所交織而成的連鎖經驗,是人生悲喜劇的整體面貌。換言之,在人生中,dukkha並不是人生的一部分,而是將人生視為整體,充滿悲痛的概念。
因此,佛教是以Life is stressful,即「人生充滿壓力」為主要出發點。
所以接下來首要探討的課題,是「坦然地接受不順遂的現實人生,必須毫無虛假地理解生存的實相」。
大多數的人,都深信在某些結果下,自己一定會獲得幸福,並試圖創造這類理想的條件,拚命掙扎。認為,這就是度過人生的方式,並且對此深信不疑。
即使如此,任何人都還是會遇到不順遂的時候,自始至終難免遭遇挫折或失望的情形;這就是現實的人生。
因為人生時常伴隨不確定因素,而且總是事與願違。遇到這樣的人生事實後,我們的心中會產生「愉快、不悅、沒有特別感覺」的反應模式,這時候該如何應對呢?要面對痛苦,還是邁向幸福?眼前分為兩條道路。根據佛教的思想,貪、瞋、癡的三毒心理狀態,會讓人踏上前往痛苦的道路。
貪就是人處於良好的狀態,但還是感到不滿足,想要獲得更多的心理,就是貪婪之心。
瞋指的是不滿現狀,進而感到憤怒,對於痛苦的事物,產生厭惡,是憤怒與仇恨之心。
癡是對於當今所發生的事情欠缺自覺,為愚痴之心。
如同以上的說明,貪、瞋、癡,無論是哪一個,都是顯現出無法接受現實的心理狀態。
因此,無論在何種心理狀態下,即使付諸努力,也無法獲得讓人滿足的結果,必定會產生痛苦的「問題」。不知不覺中,痛苦的循環線路會在我們的心中浮現。所以,痛苦並非是在下意識中發生,而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發生。
因此,若放任這樣的狀態不管,痛苦會不斷增加,即使努力想要獲得幸福,幸福絕對不會出現在人生的延長線上。
事實是人生離不開dukkha「苦」,人在遭遇dukkha時所產生的反應型態,是源自於腦部的配線,並無法自主改變。然而,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,來改變前方的線路。
只要察覺到自身的行為模式屬於貪、瞋、癡其中一種,就要勇於放手。為了避免被貪、瞋、癡所吞噬,或是被過度壓抑,就要製造不貪、不瞋、不癡的全新線路。
如果遇到與自己合不來的人,或是不如意的情況,往往就會感到憤怒,大罵「這個傢伙!」如此一來,自己就會捲入憤怒的情緒之中,陷入「一報還一報」的情況;這樣反而擴大問題。
我們必須領悟這類的道理,並學習如何完美地控制問題,而非消除問題。
當你切換鐵軌的轉轍器後,火車就會行駛至新的鐵軌路線。因此,我們要試著讓貪、瞋、癡的反應型態,轉換成不貪、不瞋、不癡的狀態。同時,必須要用身體實際感受,才會發現到「原來這樣做更為輕鬆,更能獲得真正的快樂」。
我們往往會認為,幸福就像是上天所賜與的禮物,是相當難得且稀有的境遇。然而,實際並不是這樣子,人必須學習將幸福視為理所當然、稀鬆平常的生活方式,這也是我們的人生課題之一。畢竟,我們不就是為此而生的嗎?
文章摘錄自:你的煩惱不是你的煩惱:克服日常憂慮,擺脫低潮情緒,Google、Facebook都在實踐的正念現代禪
作者:藤田一照/ 出版社:創意市集
Main Photo/ Ashley Bat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