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食物是愛的替代品,食物是藉口,食物是神明。」
自古以來,人們便認為食物蘊含著不同類型的能量,在特定時節食用某些食物便能迎來想要的改變。食物不僅維繫我們的生命,其背後更富含古老悠遠的神祕知識,直至今日,食物仍在宗教及魔法儀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像是!!
◌ 夏威夷的浮潛者與泳客會以木瓜或含有大量木瓜酶的鬆肉素,來去除葡萄牙軍艦水母螫人的疼痛。
◌ 在印度,有幾支漂泊的祕修族群據說完全以玫瑰維生,除了玫瑰,不碰所有其他食物。
◌ 日本人會灑鹽在住家門口避開不受歡迎的客人,有些餐廳老闆每天早上會在門口兩側各擺一小堆鹽吸引顧客上門。
◌ 人們認為李子乾有刺激性慾的功效,而伊莉莎白女王時期的妓院會免費供應李子給客人吃。
◌ 大鍋之所以與女巫有關,其聯想主要源自於莎劇《馬克白》中惡名昭彰的「三女巫」場景。
沒錯,今天想要介紹一本關於食物魔法的書~
其實已經出版一年了,不過好書沒有賞味期限♡ °♡ 由神祕學大師史考特.康寧罕 撰寫《 食物魔法顯化祕典:揭開全世界吃的神祕學,魔法師都大感驚奇的食物魔力!》(Cunningham’s Encyclopedia of Wicca in the Kitchen)
每天我們都會吃下的食物,每一種都有其特別的能量~我很喜歡「食物許願」章節:生命之杖:麵包與穀物、愛的能量:甜蜜糕點、七色魔力:蔬菜、吃出性福:各類水產等等,非常有趣,而且讓我重新體會了食物在生命裡代表的涵意!我們真是太小看食物了哪!!
既然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吃,何不讓送進肚子裡的食物協助你實現願望?
讀懂食材裡的魔法,你將會受用一生!
每種食物都有其魔法用途,包括激發愛、促進保護、招財、催情、淨化、減重等魔法功效,每一種飲食都是為了在進食者的生活中創造不一樣的變化,你希望獲得什麼樣的魔法功效呢?
準備生日蛋糕、分享結婚蛋糕,背後其實暗藏魔法的祝福
人類歷來都有吃甜麵包的習慣:至少早在公元前八千年就已經開始使用蜂蜜了──人採集蜂蜜的洞窟繪畫證實了這點;至於美索不達米亞各地及地中海地區,則很常用椰棗糖漿和葡萄糖漿來添加甜味;直到近代,仍只有印度與夏威夷是以蔗糖為主要的甜味劑。
甜麵包與糕餅始終與宗教及民俗魔法有關,這類食物的歷史,是穿越全球數十個文化與種族的旅程。
所有糕餅與甜麵包都是由金星及水元素掌管,充滿了愛的能量。今日,糕餅與甜麵包在世界各地的生日、婚禮中仍是重要的象徵性食物。
為過生日的人獻上蛋糕,原是為了以魔法確保壽星在往後的一年不會挨餓受凍
為過生日的人獻上一個特別的蛋糕,這項習俗的起源已不可考,但幾乎能確定的是,這麼做是為了以魔法確保壽星在往後的一年不會挨餓受凍。
生日蛋糕在某些方面也與占星學有關,因為每年過生日的時候,太陽在黃道帶上的位置顯然都一樣,而蛋糕上的小蠟燭可能本來是做成壽星的星座符號。
蛋糕是以神聖食物做成的,例如穀物、奶油、糖、蛋,所以有獨特的神性關聯,是生日的完美賀禮。
◌ 生日蛋糕上的祝福文字:
為什麼我們要在生日蛋糕等為特別場合製作的食物上寫字呢?這裡的概念是,食字(糖霜形成的字也不例外)的舉動,是以魔法將那些字所代表的能量轉移給吃下字的人。仔細寫在蛋糕上的「生日快樂」和「祝你好運」等字樣,原意不僅是為了表示親切──更是確保祝福內容成真的儀式。
◌ 生日蛋糕的蠟燭:
有些學者宣稱,插著蠟燭的現代生日蛋糕與過去獻給阿提米絲的蛋糕有關,因為點燃的蠟燭令人憶起女神的聖火。此外,日耳曼的農家父母也會在孩子生日當天早上醒來時,點燃蛋糕上的蠟燭。
◌ 吹熄蠟燭「許願」:
這顯然是已被遺忘的魔法儀式遺跡──或許是為了討阿提米絲歡心而進行的儀式。下次你收到點了蠟燭的蛋糕時,請在吹蠟燭時觀想你的願望。
◌ 蠟燭的顏色很重要:
白色有保護與淨化之意;粉紅色有精神之愛的涵義;紅色代表情慾;藍色代表安寧與療癒;紫色代表療癒與靈性;綠色代表成長、豐裕、金錢;黃色代表思路清晰;橙色代表能量。
◌ 生日蛋糕的形狀:
圓形蛋糕代表靈性,方形與長方形象徵興旺。
如果你為朋友做生日蛋糕,請注入滿滿的愛與正能量,以適當的象徵符號與字詞來做糖霜,同時持續觀想。
如果你希望的話,可以將蠟燭擺在蛋糕周圍的桌上,而不插到蛋糕上。

文字摘自:《食物魔法顯化祕典:揭開全世界吃的神祕學,魔法師都大感驚奇的食物魔力!(Cunningham’s Encyclopedia of Wicca in the Kitchen) 》
作者:史考特.康寧罕(Scott Cunningham)
出版社:柿子文化
Featured Image/ Annie Sprat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