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情+專長+有用=法
如果我們只在別人讚美自己的工作表現時才感到興奮,這表示我們對工作本身沒有熱情;如果沉浸在自己的興趣和技能裡,卻得不到任何人的回應,那就表示我們的熱情沒有目的。
這幅拼圖裡缺少任何一塊,都不會讓我們活出自己的法。
人們在幻想要做什麼和成為什麼人的時候,通常不會做徹底的研究,讓自己了解這些想望是否符合自己的法。有人想進入金融界,是因為知道這行業報酬優渥,或者想成為醫生,因為這份職業受人尊敬。但他們不在乎是否適合自己,是否喜歡工作的過程、環境和能量,或甚至是否擅長,就一股腦地栽進去了。
我們會在成長過程中聽到兩種謊言:第一是「你會一事無成」,第二是「你可以成為你想變成的那種人」。
然而事實是—你無法成為那個不是你的人,但你可以成為真正的你。
僧侶是旅人,但經歷的是一場內在旅程,也就是能讓人一步步走向最真實、有自信、有力量的本我之旅。
你不須實際走一趟《山居歲月》式的追尋之路,就能找到你的熱情和目標。熱情和目標不是深埋在遙不可及之處的地下寶藏、苦等著你去挖掘,你的法始終與你同在,一路伴隨著你,編織在你的生命之中。
如果我們保持開放和好奇的心態,就會聽到法對我們發出的召喚。
即便如此,我們還需要好幾年的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法。當今人們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,就是迫不及待想出人頭地的壓力。臉書創辦人馬克.祖克柏(Mark Zuckerberg)和社交軟體 Snapchat 共同創辦人伊萬.史皮格(Evan Spiegel,二十四歲成為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)等人的早期成功,以及葛萊美得主饒舌者錢斯(Chance the Rapper)和新生代名模貝拉.哈迪德(Bella Hadid)等年輕名人,讓許多人感覺如果三十歲以前找不到自己的天命、躋身某一行業的佼佼者,無異於宣告自己是個失敗者。
延伸閱讀:斷捨離|40歲具體實踐版|捨棄三件事 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
大器可以晚成
這些迫使人們追求少年得志的壓力不僅壓得人喘不過氣,也是成功的阻礙。《富比士》雜誌發行人里奇.卡爾加德(Rich Karlgaard),在他的著作《大器可以晚成》(Late Bloomers)裡表示,大多數人都不會少年得志,但社會卻聚焦在你是否有優異的學業成績、念「對的」大學、在拿到學位以前開發並出售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應用程式(如果你不是休學去經營一家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公司的話)。
這種關注角度也引發人們的高度焦慮和沮喪,無論是那些二十四歲以前還沒能征服世界的人,或是一些已頗有成就的人。
就算你少年得志,為了維持卓越表現仍須承受龐大的壓力。不過,正如卡爾加德指出的重點,很多大器晚成的人是在人生後半段才有亮麗表現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.摩里森(Toni Morrison)就是一個例子,她的第一本小說《最藍的眼睛》(The Bluest Eye)是三十九歲那年才出版的;在大學時期工讀十年,並長期擔任滑雪教練的迪特里希.馬特希茨(Dietrich Mateschitz),四十歲那年才創立名噪一時的紅牛能量飲料公司。
用心注意、培養自我覺察力、滋養你的長處,你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一旦你找到自己的法,就要持續不懈追求。
《僧人心態:從道場到職場,訓練你的心,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》
作者:傑‧謝帝(Jay Shetty)/ 出版社:方智
Featured Image/ Ian Schneider